基本解释


zhèn   ㄓㄣˋ
◎ 疾雷(霹雳)使物体振动:“震夷伯之庙”。震霆。
◎ 雷:“烨烨震电。”
◎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:震撼。震荡。震颤。震响。震动。声震遐迩。
◎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:地震。身子不由得一震。
◎ 特指“地震”:震灾。震源。震中。震级。震情。防震。抗震。余震。
◎ 〔震旦〕佛教经籍中的译名,指中国。
◎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:震惊。震怒。震骇。震慑。

英文翻译


shake   shock   vibrat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èn 

(1) (形声。从雨,辰声。雷、雨常常并作,故从雨。本义:雷,疾雷)
(2) 同本义 [thunders]
震,劈历振物者。——《说文》
三月癸酉,大雨震电。——《春秋》。孔颖达疏:“ 何休云:震,雷也。电,霆也。”。
(3) 又如:震震(雷、鼓、车、马等所发出的巨响);震厉(雷声);震霆(轰雷,响雷);震雷(响雷);震响(震雷似的响声)
(4) 八卦之一。雷之象 [one of the Eight Diagrams]
万物出乎震。震,东方也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。
(5) 又如:震宫(东方);震方(震位,震维。东方);震区(东方)
(6) 与天子有关 [imperial]。如:震位(指东宫,即“太子之宫”);震宫(太子所住的宫殿);震业(帝王的事业);震储(皇储,太子)
(7) 威势;威严 [power and influence;prestige;dignity]
夫兵戢而时动,动则威,观则玩,玩则无震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畏君之震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。
(8) 又如:震灼(威势极盛);震肃(因慑于威势而肃然)
词性变化
zhèn 

(1) 震动,物体自身动荡或使物体动荡 [shake]
后数日驿至,果地震陇西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雷奔电泄,震天动地。——《水经注·河水》
以类天之震曜杀戮也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震惊朕师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余威震于殊俗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内地为之震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。
(2) 又如:震掉(颤动);震域(地震波及的范围);震裂(物体因受震动而裂开);震主之威(指人威势极为盛大,使君王畏忌不安)
(3) 震惊;惊惧;使惊惧 [fear;dread;shock]
愿承闲而自察兮,心震悼而不敢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
簿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。——《韩非子·八奸》
权以示群下,莫不响震失色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
(4) 又如:震汗(因惊惧而颤抖出汗);震怖(惊恐);震悸(惊怖恐惧);震慑(震惧。形容极害怕)
(5) 心动;激动 [(of heart) beat;excite]
若听乐而震,观美而眩,患莫甚焉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。
(6) 又如:震怜(动情怜恤)
(7) 振兴;振奋 [develop vigorously;rouse oneself]
莫不震叠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时迈》
滞久而不震,生乃不殖。——《国语》。
(8) 又如:震奋(振作奋发);震发(奋发,奋起);震激(振作激发)
(9) 怒 [anger]
震于廷。——《太玄·释》。范望注:“震,怒也。”。
(10) 又如:震恚(大怒,盛怒);震扑(怒而攻打);震愤(大怒)
(11) 地震 [have an earthquake]
八月丁酉,南宫极震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
震之所在。(地震所在的方位。)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。
(12) 又如:震中;震波;震级

汉语字典

[①][zhèn]
[《廣韻》章刃切,去震,章。]
亦作“誫1”。“甄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雷,响雷。
(2)雷殛,雷击。
(3)震动。
(4)有时特指地震。
(5)情绪激动;心动。
(6)振奋,振兴。
(7)威势;威严。
(8)惊惧或使惊惧。
(9)指东方。
(10)八卦之一。象征雷震。又为六十四卦之一,震下震上。
(11)通“祗”。恭敬。
[②][shēn]
[《集韻》升人切,平真,書。]
通“娠1”。
怀孕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章刃切,去21震,zhèn,臻開三去眞A章
[平水韵]:去声十二震
[粤 语]:zan3
[闽南语]:chin2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中】【雨字部】 震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374第21
〔古文〕

康熙字典第1374页图片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震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震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震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柳公权的震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震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日下部鸣鹤的震字楷书

    日下部鸣鹤

  • 石经尔雅的震字楷书

    石经尔雅

  • 王僧虔的震字楷书

    王僧虔

  • 颜真卿的震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杨大眼造像的震字楷书

    杨大眼造像

  • 元珍墓志的震字楷书

    元珍墓志

  • 昭仁寺碑的震字楷书

    昭仁寺碑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震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沈尹默的震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震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智永的震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震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褚遂良的震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震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震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震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震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董其昌的震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董其昌的震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董其昌的震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汇辑的震字行书

    汇辑

  • 近人的震字行书

    近人

  • 康有为的震字行书

    康有为

  • 苏轼的震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王僧虔的震字行书

    王僧虔

  • 颜真卿的震字行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赵孟頫的震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郑板桥的震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智果的震字行书

    智果

  • 祝枝山的震字行书

    祝枝山

  • 王铎的震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震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壮为的震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毛爷爷的震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黄庭坚的震字草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黄庭坚的震字草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敬世江的震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武则天的震字草书

    武则天

  • 徐伯清的震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徐伯清的震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颜真卿的震字草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震字草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震字草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赵慎的震字草书

    赵慎

  • 祝枝山的震字草书

    祝枝山

  • 祝枝山的震字草书

    祝枝山

  • 傅山的震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震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唐玄宗的震字隶书

    唐玄宗

  • 何绍基的震字隶书

    何绍基

  • 王基碑的震字隶书

    王基碑

  • 熹平石经的震字隶书

    熹平石经

  • 杨守敬的震字隶书

    杨守敬

  • 袁博碑的震字隶书

    袁博碑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震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楚帛书的震字篆书

    楚帛书

  • 邓石如的震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方去疾的震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汉.庙石阀的震字篆书

    汉.庙石阀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震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三体石经的震字篆书

    三体石经

  • 吴昌硕的震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澂的震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徐三庚的震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籀文的震字篆书

    籀文

  • 邓石如的震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吴昌硕的震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澂的震字篆书

    吴大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