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(裏)
lǐ   ㄌㄧˇ
◎ 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◎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里弄(lòng )。
◎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◎ 衣物的内层:被里。
◎ 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◎ 姓。

反义词

面、外

英文翻译


inner   liner   lining   neighbourhood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裏、裡 lǐ 
〈名〉
(1) (会意。从衣,里声。本义:衣服的里层)
(2) 同本义 [lining]
裏,衣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衣外曰表。
襦在裏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宣公九年》注
不罹于裏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
绿衣黄里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绿衣》
(3) 又如:里衣(内衣,汗衫。指贴身的衣报);里外发烧(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)
(4) 内,中。与外相反 [inside]
裏急暴痛。——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
肉里之脉。——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
约定今夜放火,里应外合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(5) 又如:里向(靠里边的;里面);里势(里面);里勾外连(内外勾结);里头大叔(里头,指宫内。指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连英);里牵绵(指饮酒下肚时,好像腹内忽有厚绵暖着一样)
(6) 时候 [time]
妾身年少里,父母俱倾弃。——宋·佚名《张协状元》
(7) 附在“这”、“那”、“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;位置;处所 [used after “这”、“那”、“哪” to indicate direction of place]
我这里凭阑望,母亲那里倚门悲。——郑德辉《玉粲登楼》
(8) 又如:这里,那里;哪里;省里;县里
词性变化
lǐ 
〈名〉
(1) (会意。从土,从田。从“田”,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。本义:里弄;街巷)
(2) 同本义 [alley;lane]
里,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里,邑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居之邑也。”
里尻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在野曰庐,在邑曰里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于蹶之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赋里以人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廛也。”
以里听者,禄之以里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。注:“闾也。”
河洛为王之里。——左思《蜀都赋》。注:“居也。”
匪仁里其焉宅兮。——张衡《思玄赋》。注:“里宅皆居也。”
将仲子兮,无逾我里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将仲子》
既行,及里门,门扃未发。——沈既济《任氏传》
(3) 又如:里门(乡里的门。古代聚族列里以居,里有里门);里闬(即里门,乡里);里闾(里门,乡里)
(4) 古代一种居民组织,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[community]
八家为邻,三邻为朋,三朋为里。——《尚书大传》
古者七十二家为里。——《论语·譔考文》
一里八十户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
百家为里。——《管子·度地》
广三百步、长三百步为一里。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择其贤民,使为里君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
(5) 又如:里长(主管一里的人。古时五里为邻,五邻为里);里尹(里长,里中的长官。即里正);里正图董(乡长、里长一类的人物);里吏(即里尹、里正、里胥)
(6) 乡里;家乡;故乡 [village;hometown]
三老、官属、豪长者、里父老皆会。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黯耻为令,病归田里。——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
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——陶潜《归园田居》
割慈忍爱,离邦去里。——江淹《别赋》
(7) 又如:里籍(籍贯);里豪(乡里中豪强的人);里妪(乡村妇女);里门(故里;故乡)
(8) 量词。长度单位 [ li ,a Chinese unit of length]
于三十里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
(9) 又如:华里(市里的旧称);里数;里程;里堠(记里程的土堆)
(10) 通“理”。地理 [geographical condition]
通于沟渠,修堤防,树五谷,通于地里者也。——《说苑·臣术》
lǐ 
〈动〉
(1) 居住 [dwell]
在壄曰庐,在邑曰里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悠悠我里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军社之所里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官·量人》
里仁而美。——《论语·里仁》
(2) 又如:里布(古代的土地税。里,居也;布,钱也);里舍(私人住宅;同乡里人);里仁(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;与仁人为邻)
(3) 谓计算路程 [calculate]。如:里程碑(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)
(4) 通“理”。治理 [administer;govern;manage;rule]
乃里西土之数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
lǐ 
〈形〉
通“悝”。忧伤 [distressed;worried]
悠悠我里,亦孔之痗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lǐ 
〈语尾助词〉
同“哩” [a formal word in Chinese]
[正旦云]梅香,你看奶奶做什么里?[ 梅香云]奶奶看经哩。—— 元· 关汉卿《金线池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lǐ]
[《廣韻》良士切,上止,來。]
(1)乡村的庐舍、宅院。后泛指乡村居民聚落。
(2)城邑的市廛、街坊。今称巷弄。
(3)指故乡。
(4)古代地方行政组织。自周始,后代多因之,其制不一。㈠二十五家为一里。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:“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”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唯爲社事,單出里。”郑玄注:“二十五家爲里。”㈡五十家为一里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爲軌,軌有長;十軌爲里,里有司。”《鹖冠子·王鈇》:“五家爲伍,伍爲之長;十伍爲里,里置有司。”㈢七十二家为一里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八家而爲鄰,三鄰而爲朋,三朋而爲里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下》“主之而附於夫之黨”孔颖达疏引《论语撰考谶》:“古者七十二家爲里。”㈣八十家为一里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“什一行而頌聲作矣”汉何休注:“在田曰廬,在邑曰里,一里八十户。”㈤一百家为一里。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則里尹主之。”郑玄注:“《王度記》曰:百户爲里。”《管子·度地》:“百家爲里。”《後汉书·百官志五》:“本注曰:里魁,掌一里百家。”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百户爲里,五里爲鄉。”㈥一百一十家为一里。《明史·食货志二》:“迨造黄册成,以一百十户爲一里,里分十甲曰里甲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二》:“凡里百有十户,推丁多者爲長。”
(5)长度单位。古以三百步为一里,后亦有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者,今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。用为市里的简称,二市里合一公里。
(6)古代井田制亦特指方里。
(7)居住;为邻。
(8)谓计算路程。
(9)俚俗。参见“里夫”、“里曲”。
(10)语气词。
(11)方言。表人称复数。犹们。
(12)古族名。
(13)通“裏”。里面,内部。
(14)忧伤之病。
(15)通“理”。道理;常理。
(16)姓。春秋晋有里克。见《左传·僖公八年》。
(17)“裏”的简化字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之部来母,li?
[广 韵]:良士切,上6止,lǐ,止開三上之來
[平水韵]:上声四纸·去声四寘
[粤 语]:lei5
[闽南语]:li2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酉集下】【里字部】 里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291第02
【廣韻】良已切【集韻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

康熙字典第1291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里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沈尹默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虞世南的里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里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之谦的里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里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柳公权的里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里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魏碑的里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里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里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里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里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之谦的里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之谦的里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里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里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沈尹默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沈尹默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黄庭坚的里字楷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欧阳询的里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颜真卿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里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赵孟頫的里字楷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虞世南的里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之谦的里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魏碑的里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智永的里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里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里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里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猛龙碑的里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猛龙碑的里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猛龙碑的里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沈尹默小字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小字

  • 沈尹默小字的里字楷书

    沈尹默小字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里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欧阳询的里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颜家庙碑的里字楷书

    颜家庙碑

  • 欧阳询的里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里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张即之的里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里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里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董其昌的里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古人的里字行书

    古人

  • 古人的里字行书

    古人

  • 黄庭坚的里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汇辑的里字行书

    汇辑

  • 敬世江的里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康里子山的里字行书

    康里子山

  • 李治的里字行书

    李治

  • 陆柬之的里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米芾的里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沈粲的里字行书

    沈粲

  • 苏轼的里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里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里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里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唐寅的里字行书

    唐寅

  • 王宠的里字行书

    王宠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羲之的里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邢慈静的里字行书

    邢慈静

  • 邢侗的里字行书

    邢侗

  • 许友的里字行书

    许友

  • 薛绍彭的里字行书

    薛绍彭

  • 薛绍彭的里字行书

    薛绍彭

  • 颜真卿的里字行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赵孟頫的里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赵孟頫的里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黄庭坚的里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黄庭坚的里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里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里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里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壮为的里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里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里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董其昌的里字草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怀素的里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皇象的里字草书

    皇象

  • 敬世江的里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宋克的里字草书

    宋克

  • 孙过庭的里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王羲之的里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王羲之的里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文天祥的里字草书

    文天祥

  • 鲜于枢的里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肖劳的里字草书

    肖劳

  • 徐伯清的里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徐伯清的里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薛绍彭的里字草书

    薛绍彭

  • 张旭的里字草书

    张旭

  • 傅山的里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里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里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里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里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曹全碑的里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桂馥的里字隶书

    桂馥

  • 韩仁铭的里字隶书

    韩仁铭

  • 蒋溥的里字隶书

    蒋溥

  • 居延简的里字隶书

    居延简

  • 礼器碑的里字隶书

    礼器碑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里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里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钱松的里字隶书

    钱松

  • 吴让之的里字隶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徐三庚的里字隶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里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大簋的里字篆书

    大簋

  • 古匋的里字篆书

    古匋

  • 古匋的里字篆书

    古匋

  • 汉印的里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里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里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李鹤年的里字篆书

    李鹤年

  • 刘庆荣的里字篆书

    刘庆荣

  • 潘主兰的里字篆书

    潘主兰

  • 潘主兰的里字篆书

    潘主兰

  • 石鼓文的里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石鼓文的里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史颂鼎的里字篆书

    史颂鼎

  • 田潜的里字篆书

    田潜

  • 吴昌硕的里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澂的里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吴让之的里字篆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杨沂孙的里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中山王鼎的里字篆书

    中山王鼎

  • 大簋的里字篆书

    大簋

  • 石鼓文的里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吴昌硕的里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澂的里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吴让之的里字篆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杨沂孙的里字篆书

    杨沂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