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(鄧)
dèng  ㄉㄥˋ
◎ 姓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鄧 Dèng
〈名〉
(1) 古国名[Deng state]
邓,曼姓之国。今属 南阳。从邑,登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(2) 在今河南省邓县。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
邓侯吾离来朝。——《春秋·桓公七年》
申吕应 邓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
袭楚至 邓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(3) 古地名 [Deng village,name of a place in ancient times]
(4) 春秋蔡地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
蔡侯郑伯会于 邓。——《春秋·桓公二年》
(5) 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、运河以北地区(清兖州府境)
(6) 战国楚地,秦置邓县,是故邓侯国。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
(7) 战国魏邑,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
(8) 姓(邓通:西汉人,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,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。邓禹:东汉新野人,字仲华。随汉光武刘秀作战,为东汉开国功臣。邓骘:人名,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,封为上蔡侯,任大将军)

汉语字典

[①][dèng]
[《廣韻》徒亘切,去嶝,定。]
“邓1”的繁体字。
(1)古国名。曼姓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。后灭于楚。
(2)古地名。春秋蔡地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。
(3)古地名。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、运河以北地区。
(4)古地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。
(5)古国名。战国楚地,秦置邓县,是故邓侯国。在今河南省邓州市。
(6)逗弄,揶揄。
(7)用同“澄”。滤筛沉淀。参见“鄧沙”。
(8)用同“鈍”。迟笨貌。参见“鄧鄧呆呆”。
(9)姓。

音韵参考
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五径
[粤 语]:dang6
[闽南语]:teng7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補遺】【酉集】【邑字部】 邓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1268第03
【搜眞玉鏡】音山。地名。
(鄧)【唐韻】徒亘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唐亘切,

康熙字典第1268页图片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邓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邓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虞世南的邓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颜真卿的邓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邓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沈尹默的邓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邓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之谦的邓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智永的邓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邓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即之的邓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邓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邓文原的邓字行书

    邓文原

  • 邓文原的邓字行书

    邓文原

  • 邓文原的邓字行书

    邓文原

  • 敬世江的邓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楼钥的邓字行书

    楼钥

  • 楼钥的邓字行书

    楼钥

  • 楼钥的邓字行书

    楼钥

  • 苏轼的邓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邓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王铎的邓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邓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邓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邓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邓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董其昌的邓字草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徐伯清的邓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皇象的邓字草书

    皇象

  • 敬世江的邓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傅山的邓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李世民的邓字草书

    李世民

  • 邓石如的邓字隶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钱泳的邓字隶书

    钱泳

  • 桐柏庙碑的邓字隶书

    桐柏庙碑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邓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邓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邓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邓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邓石如的邓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邓子午鼎的邓字篆书

    邓子午鼎

  • 方去疾的邓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古人的邓字篆书

    古人

  • 汉印的邓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邓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邓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邓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王褆的邓字篆书

    王褆

  • 杨沂孙的邓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邓石如的邓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杨沂孙的邓字篆书

    杨沂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