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dí   ㄉㄧˊ
◎ 开导:启迪。
◎ 进:弗求弗迪。
◎ 继承:汉迪于秦,有因有革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dí 
〈动〉
(1) 开导 [enlighten]
迪,道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谓导也。
弗求弗迪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启迪后人。——《书·太甲上》
(2) 遵循 [follow]
为国不迪其法。——扬雄《法言》
(3) 行,出走 [go]
商其沦丧,我无所为人臣仆,诏王子出迪。——《书·微子》
词性变化
dí 
〈名〉
(形声。从辵,由声。本义:道;道理) 同本义 [road;reason]
易初本迪兮,君子所鄙。——《楚辞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dí]
[《廣韻》徒歷切,入錫,定。]
亦作“廸1”。
(1)道;道理。
(2)开导;引导。
(3)作;动。
(4)行,出走。
(5)蹈行,实行。
(6)进用,任用。
(7)顺从。
(8)继承;承袭。
(9)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。
(10)姓。明有迪漆。见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僻姓》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觉部定母,dyuk
[广 韵]:徒歷切,入23錫,dí,梗開四入青定
[平水韵]:入声十二锡
[粤 语]:dik6
[闽南语]:tek8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酉集下】【辵字部】 迪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255第03
【唐韻】徒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亭歷切【正韻】杜歷切,

康熙字典第1255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迪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迪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之谦的迪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沈尹默的迪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魏碑的迪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迪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欧阳通的迪字楷书

    欧阳通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迪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智永的迪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迪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即之的迪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迪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迪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米芾的迪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敬世江的迪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米芾的迪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吴说的迪字行书

    吴说

  • 字汇的迪字行书

    字汇

  • 王壮为的迪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铎的迪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迪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迪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敬世江的迪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徐伯清的迪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迪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迪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迪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金农的迪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莫友芝的迪字篆书

    莫友芝

  • 方去疾的迪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三体石经的迪字篆书

    三体石经

  • 说文解字的迪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大澂的迪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吴大澄的迪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左运奎的迪字篆书

    左运奎

  • 左运奎的迪字篆书

    左运奎

  • 说文解字的迪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大澄的迪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左运奎的迪字篆书

    左运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