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qú   ㄑㄩˋ
◎ 大路,四通八达的道路:通衢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qú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行,瞿声。行,本义是道路。本义:四通八达的道路)
(2) 同本义 [thoroughfare]
衢,四达谓之衢。——《说文》
必于四面之衢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子张问入官》
何天之衢。——《易·大畜》
一兔走衢,万人逐之,一人获之,贪者悉止。——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
填街盈衢。——柳宗元《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》
街衢相经。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(3) 又如:大衢;长衢;通衢(四通八达的道路);衢逵(道路);衢处(处于四通八达之地);衢国(地处要冲的国家)
(4) 树枝交错、分岔 [fork]
宣山,其上有桑焉,大五十尺,其枝四衢。——《山海经》
(5) 引申指途径 [way]
上好羞则民暗饰矣,上好富则民死利矣。二者,乱之衢也。——《荀子》
(6) 泛指道路 [road]。如:衢术;衢逵;衢路
(7) 分岔的道路 [branch road]
(8) 街道 [street]。如:衢市(街市);衢宇(街道屋宇);衢陌;衢巷(街巷);衢弄(衢巷,街巷);衢灯(街灯);衢闾(街道里巷)
(9) 市 [city]。如:衢关(关市);衢塞(市廛关塞);衢民(市民)
(10) 地名 [Qu,a place name]。在浙江省西部。唐置衢州,因境内有三衢山。民国改衢县。今为衢州
词性变化
qú 
〈形〉
(1) 歧,岔 [forked]
行衢道者不至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千乘衢处壤削太半。——《管子·国蓄》
(2) 又如:衢涂;衢道(歧路,岔路);衢路(歧路;岔道)

汉语字典

[①][qú]
[《廣韻》其俱切,平虞,羣。]
(1)大路;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(2)引申指途径。
(3)歧出,分岔。参见“衢道”。
(4)特指树枝交错互出。
(5)庇荫。
(6)指衢州,在今浙江省西部。
(7)姓。明代有衢通。见《万姓统谱》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其俱切,上平10虞,qú,遇合三平虞群
[平水韵]:上平七虞
[粤 语]:keoi4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下】【行字部】 衢; 康熙笔画:24; 页码:页1110第23
【唐韻】其俱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權俱切,

康熙字典第1110页图片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衢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元珍墓志的衢字楷书

    元珍墓志

  • 欧阳询的衢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柳公权的衢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衢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颜真卿的衢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魏碑的衢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赵之谦的衢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沈尹默的衢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衢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智永的衢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衢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颜家庙碑的衢字楷书

    颜家庙碑

  • 王铎的衢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衢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行书-米芾的衢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衢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衢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杜牧的衢字行书

    杜牧

  • 杜牧的衢字行书

    杜牧

  • 何绍基的衢字行书

    何绍基

  • 米芾的衢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明人的衢字行书

    明人

  • 王昶的衢字行书

    王昶

  • 王铎的衢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衢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衢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衢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陈淳的衢字草书

    陈淳

  • 陆游的衢字草书

    陆游

  • 宋克的衢字草书

    宋克

  • 鲜于枢的衢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鲜于枢的衢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赵佶的衢字草书

    赵佶

  • 傅山的衢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衢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桂馥的衢字隶书

    桂馥

  • 曾纪泽的衢字隶书

    曾纪泽

  • 隶书-金农的衢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衢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衢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衢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说文解字的衢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昌硕的衢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说文解字的衢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