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héng   ㄏㄥˊ
◎ 秤杆,泛指秤:衡器。衡镜(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)。衡鉴(衡镜)。
◎ 称量:衡钧(借指执掌国政之权)。
◎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,比较评定:权衡。衡情度理。
◎ 平,对等:平衡。均衡。
◎ 指北斗星:衡汉(北斗星和银河)。
◎ 古同“横”,纵横。

英文翻译


judge   weigh   weighing apparatus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héng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角,从大,行声。本义:绑在牛角上的横木)
(2) 同本义。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[crossbar]
秋而载尝,夏而福衡。——《诗·鲁颂》。毛传:“福衡,设牛角以福之也。”
衡,牛触,横大木其角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锴注:“谓牛好抵触,以木阑制之也。”
(3) 车辕前端的横木 [croobar]
加之以衡扼。——《庄子·马蹄》。释文:“衡,辕前横木缚轭者也。”
则见其倚于衡也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。皇疏:“衡,车衡,轭也。”
枉玉衡于炎火兮。——《楚辞·刘向·九叹·远逝》
(4) 又如:衡辀(车辕与辕前横木);衡轸(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);衡盖(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。亦借指车)
(5)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。即桁条或檩子 [ridgepole]。如:衡宇(横木为门的房屋。指简陋房屋);衡门(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,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);衡梁(架屋的横梁。比喻重任);衡荜(横木编荜以为门户)
(6) 秤杆,秤 [the graduated arm of a steelyard weighing apparatus]
衡不同于轻重。——《韩非子·扬权》
(7) 又如:衡石(泛指称重量的器物);衡库(称与仓库);衡玑(即天平);衡鉴(衡器和镜子);衡权(称物之具)
(8) 衡阳的简称 [the Hengyang]。如:京广线衡广段
(9) 衡山的简称 [Hengshan Mountain]。此山系五岳之一,在今湖南省中东部
(10) 水名。衡水的省称 [the Hengshui River]
求思望襄澨,叹息对 衡渚。—— 刘义恭《艳歌行》
词性变化
héng 
〈动〉
(1) 称量 [weigh;measure]
衡,加重于其一旁,必捶。——《孟子·惠王上》
犹衡之于轻重也。——《礼记·经解》。注:“衡,称也。”
为之权衡以称之,则并与权衡而窃之。——《庄子·胠箧》
(2) 衡量;评定 [judge;evaluate]
衡之于左右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述训》
(3) 又如:衡文(品评文章,指主持科举考试);衡定(评定);衡校(品评考核);衡鉴(品评,鉴别)
(4) 横亘,横贯 [lie across]。如:衡流(横穿水流);衡游(谓横渡)
(5) 违逆 [disobey]。如:衡命(违逆命令);衡道(违背道义)
(6) 铨选 [select]。如:衡才(铨选人才);衡尺(喻铨选人才的官职);衡铨(铨衡,铨选);衡综(谓考核铨选官吏)
héng 
〈形〉
(1) 横行;蛮横。通“横” [rude and unreasonable]。如:衡行(横行。不循正道而行);衡击(横行劫击。谓抢劫。衡,通“横”)
(2) 横。与“纵”相对 [traverse]
衡,横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衡门之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衡门》。传:“衡门,横木为门。”
外连衡而斗诸侯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
倚一衡木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(3) 如:衡陈(横向排列);横纵(纵横);衡缩(纵横)
(4) 平正 [fair]。如;衡言(平正之言);衡虚(平正而清虚);衡仪(公平的法则)
(5) 同“横”,梗塞、不顺 [block]
衡于虑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一人衡行于天下,武王耻之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不官而衡至者,君子慎之。——《荀子·致仕》
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衡流而方羊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
古者冠缩缝,今也衡缝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上》
以能合从,又善连衡。——《荀子·赋》
非有分于纵横之党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héng]
[《廣韻》户庚切,平庚,匣。]
(1)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。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。
(2)车辕前端的横木。
(3)架在屋梁或门窗上面的横木。即桁条或檩子。
(4)葬具,特指置放明器的木桁。
(5)横。与“縱”相对。
(6)横。横亘;横贯。
(7)指横拿着。
(8)横。横逆;违逆。
(9)战国时连横之策的省称。
(10)秤杆;秤。
(11)指称重量。
(12)平。
(13)衡量;比较。
(14)引申为抗衡;对抗。
(15)犹胜。
(16)准则;标准。
(17)古代钟顶的平处。
(18)古官名。掌保护巡守山林。
(19)古官名。掌税收。
(20)眉毛。亦称眉毛以上或眉目之间的部位。
(21)北斗七星的第五星。
(22)喻指权力中枢;权柄。
(23)古代天文仪器的部件,形如横管,用以观测日月星辰。
(24)古代用以使冠冕固着于发上的簪。
(25)古代楼殿边上的栏杆。
(26)衡山。
(27)衡水。
(28)即荇。水草名。
(29)同“蘅”。香草名。
(30)通“珩”。佩玉上部的横杠,用以系璜和冲牙。
(31)姓。汉有衡胡。见《汉书·儒林传》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阳部喻三母,heang
[广 韵]:戸庚切,下平12庚,héng,梗開二平庚匣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·下平八庚
[粤 语]:hang4waang4
[闽南语]:heng5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下】【行字部】 衡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110第11
〔古文〕

康熙字典第1110页图片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衡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衡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衡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衡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衡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揭傒斯的衡字楷书

    揭傒斯

  • 王献之的衡字楷书

    王献之

  • 王知敬的衡字楷书

    王知敬

  • 颜真卿的衡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衡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虞世南的衡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郑道昭的衡字楷书

    郑道昭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衡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沈尹默的衡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衡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智永的衡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衡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欧阳询的衡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褚遂良的衡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行书-米芾的衡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衡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衡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陆柬之的衡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欧阳询的衡字行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董其昌的衡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敬世江的衡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钱澧的衡字行书

    钱澧

  • 莫是龙的衡字行书

    莫是龙

  • 苏轼的衡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李邕的衡字行书

    李邕

  • 苏轼的衡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衡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衡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王羲之的衡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文征明的衡字行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徐铉的衡字行书

    徐铉

  • 张雨的衡字行书

    张雨

  • 赵孟頫的衡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赵孟頫的衡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黄庭坚的衡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王铎的衡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衡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衡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衡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衡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衡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智永的衡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韩道亨的衡字草书

    韩道亨

  • 怀素的衡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敬世江的衡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欧阳询的衡字草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沈粲的衡字草书

    沈粲

  • 宋克的衡字草书

    宋克

  • 孙过庭的衡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王羲之的衡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王羲之的衡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徐伯清的衡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徐伯清的衡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张旭的衡字草书

    张旭

  • 赵构的衡字草书

    赵构

  • 赵子昂的衡字草书

    赵子昂

  • 智永的衡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衡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傅山的衡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衡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衡方碑的衡字隶书

    衡方碑

  • 唐玄宗的衡字隶书

    唐玄宗

  • 邓传密的衡字隶书

    邓传密

  • 顾蔼吉的衡字隶书

    顾蔼吉

  • 郭有道碑的衡字隶书

    郭有道碑

  • 居延简的衡字隶书

    居延简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衡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衡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衡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钱泳的衡字隶书

    钱泳

  • 翁同和的衡字隶书

    翁同和

  • 袁博碑的衡字隶书

    袁博碑

  • 曾纪泽的衡字隶书

    曾纪泽

  • 隶书-金农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衡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古尚书的衡字篆书

    古尚书

  • 古文的衡字篆书

    古文

  • 汉.嘉量的衡字篆书

    汉.嘉量

  • 汉.嘉量的衡字篆书

    汉.嘉量

  • 汉鼎的衡字篆书

    汉鼎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衡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何绍基的衡字篆书

    何绍基

  • 毛公鼎的衡字篆书

    毛公鼎

  • 钱君匋的衡字篆书

    钱君匋

  • 吴大澄的衡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吴让之的衡字篆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新莽量的衡字篆书

    新莽量

  • 新莽量的衡字篆书

    新莽量

  • 赵孟頫的衡字篆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赵之谦的衡字篆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吴大澄的衡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吴让之的衡字篆书

    吴让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