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hù   ㄏㄨˋ
◎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,用玉、象牙或竹片制成,上面可以记事:朝(cháo )笏。“京兆尹郑叔则,怫然曳笏却立”。

英文翻译


scept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hù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竹,勿声。本义: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,用以记事)
(2) 手板 [tablet]
(3) 笏板。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,按品第分别用玉、象牙或竹制成,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
笏,礼玉藻。笏天子以球王;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、士竹、本象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荐笏言于卿士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曳笏却立。
持一象笏互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(4) 又如:笏击(用笏板扑击);笏囊(盛笏板的袋子);笏帛(盛笏的袋);笏板(即笏,手板)
(5) 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“笏”
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,一个牙笏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(6) [量词]金银的计算单位。铸金银成笏形,一枚为一笏
众情危惧,共请主人,愿以白金十笏赎之。——五代· 刘崇远《金华子杂编》
(7) 指成锭的东西 [ingot]
[魏] 禧乃检箧中,得笔二管、墨一笏赠之。—— 清· 温睿临《南疆逸史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hù]
[《廣韻》呼骨切,入没,曉。]
(1)古代臣朝见君时所执的狭长板子、用玉、象牙、竹木制成。也叫手板。后世惟品官执之。
(2)量词。条、块。用于金银、墨等。
[②][wěn]
[《集韻》武粉切,上吻,微。]
见“笢笏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呼骨切,入11沒*,hu,臻合一入魂曉
[平水韵]:入声六月
[粤 语]:fat1
[闽南语]:but4,hut4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笏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878第30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
康熙字典第878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笏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笏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之谦的笏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沈尹默的笏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笏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笏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笏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欧阳询的笏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智永的笏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笏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欧阳询的笏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行书-米芾的笏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笏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笏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蔡卞的笏字行书

    蔡卞

  • 敬世江的笏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苏轼的笏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王铎的笏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笏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文征明的笏字行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王壮为的笏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笏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赵孟頫的笏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王铎的笏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赵孟頫的笏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毛爷爷的笏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敬世江的笏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文征明的笏字草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徐伯清的笏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笏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吴大澂的笏字隶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隶书-金农的笏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笏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笏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现代李立的笏字篆书

    现代李立

  • 现代林时九的笏字篆书

    现代林时九

  • 黄士陵的笏字篆书

    黄士陵

  • 现代方去疾的笏字篆书

    现代方去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