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zé   ㄗㄜˊ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duó
——“凌澤”( língduó):冰锥

汉语字典

[①][zé]
[《廣韻》場伯切,入陌,澄。]
亦作“1”。“睪2”的被通假字。“泽1”的繁体字。
(1)水聚汇处。
(2)称水草丛杂之地。
(3)雨露。
(4)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。
(5)湿润;滋润。
(6)光亮;润泽。
(7)化妆用的脂膏。
(8)恩德,恩惠。
(9)指施恩德。
(10)影响。
(11)俸禄;禄位。
(12)搓揉;摩挲。
(13)指洗涤。
(14)汗衣,内衣。后作“襗”。
(15)宫名。周代习射选士之处。
(16)指泽兰。
(17)通“擇”。选择。
(18)姓。明有泽义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[②][shì]
[《集韻》施隻切,入昔,書。]
“泽2”的繁体字。
(1)通“釋”。松散,解散。
(2)通“舍”。
[③][yì]
[《集韻》夷益切,入昔,以。]
“泽3”的繁体字。
(1)通“醳”。酒。
(2)通“懌”。乐。
[④][duó]
[《集韻》達各切,入鐸,定。]
“泽4”的繁体字。
(1)见“格4澤”。
(2)通“蘀”。草木脱落的皮、叶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铎部定母,deak
[广 韵]:瑒伯切,入20陌,zhé,梗開二入庚澄
[平水韵]:入声十药·入声十一陌
[唐 音]:*djh?k
[国 语]:zé,duó,shì,yì
[粤 语]:zaak6
[闽南语]:tek8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澤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652第44
〔古文〕㚖【唐韻】丈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格切,

康熙字典第652页图片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澤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澤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澤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澤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澤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沈尹默的澤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澤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之谦的澤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张猛龙碑的澤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澤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欧阳询的澤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欧阳询的澤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褚遂良的澤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澤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澤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澤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澤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澤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黄庭坚的澤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王铎的澤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澤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壮为的澤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傅山的澤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澤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澤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存切韵的澤字篆书

    存切韵

  • 邓傅密的澤字篆书

    邓傅密

  • 邓石如的澤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古鈢的澤字篆书

    古鈢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黄士陵的澤字篆书

    黄士陵

  • 钱站的澤字篆书

    钱站

  • 三体石经的澤字篆书

    三体石经

  • 吴昌硕的澤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澂的澤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徐三庚的澤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杨沂孙的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赵之谦的澤字篆书

    赵之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