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tāo   ㄊㄠˉ
◎ 弥漫,充满:滔天。滔滔。
◎ 倨慢:“士不滥,官不滔”。

英文翻译


flood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tāo 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舀( yǎo)声。本义:水势盛大的样子)
(2) 同本义 [inundating]
滔,水漫漫大貌。——《说文》
滔,漫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象恭滔天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浩浩滔天。
汶水滔滔。——《诗·齐风·载驱》
滔滔江汉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
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。——《书·益稷》
(3) 又如:滔涸(水漫溢与干涸);滔漭(水弥漫浩广的样子);滔滔滚滚,滔漫(大水漫溢)
(4) 傲慢,专横霸道 [haughty]
士不滥, 官不滔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(5) 又如:滔德(倨慢不恭的品格)
(6) 广大 [wide and long]。如:滔土(广阔的土地);滔窕(广远不着边际)
词性变化
tāo 
〈动〉
(1) 使大水泛滥 [inundate]
舜之时, 共工振滔洪水,以薄 空桑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(2) 云集一起地涌往 [swarm]
无器而民滔乎前。——《庄子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tāo]
[《廣韻》土刀切,平豪,透。]
(1)大水弥漫。
(2)引申为大貌。
(3)激荡;振荡。
(4)傲慢。
(5)涌聚;趋赴。
(6)同“謟”。疑惑。
(7)见“滔風”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幽部透母,thu
[广 韵]:土刀切,下平6豪,tāo,效開一平豪透
[平水韵]:下平四豪
[唐 音]:tɑu
[国 语]:tāo
[粤 语]:tou1
[闽南语]:tho1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滔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643第06
【唐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他刀切,

康熙字典第643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滔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滔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滔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虞世南的滔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滔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滔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滔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之谦的滔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柳公权的滔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柳公权的滔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颜真卿的滔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张猛龙碑的滔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滔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颜家庙碑的滔字楷书

    颜家庙碑

  • 欧阳询的滔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滔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滔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滔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敬世江的滔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滔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王壮为的滔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铎的滔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滔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滔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滔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敬世江的滔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王铎的滔字草书

    王铎

  • 徐伯清的滔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滔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辨的滔字隶书

    隶辨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滔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滔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滔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滔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方去疾的滔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石鼓文的滔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石鼓文的滔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说文解字的滔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昌硕的滔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石鼓文的滔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吴大澄的滔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吴昌硕的滔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澄的滔字篆书

    吴大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