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(斃)
bì   ㄅㄧˋ
◎ 死:毙命。击毙。
◎ 仆倒:“郑人击简子中肩,毙于车中”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斃 bì 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死,敝声。在先秦古书中的獘,在流传中往往被改成斃。本义:仆倒;倒下去)
(2) 同本义 [fall forward]
郑人击 简子中肩,毙于车中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
多行不义必自斃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射其右,斃于车中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(3) 又如:毙死(仆倒而死);毙踣(倒毙)
(4) 垮台,失败 [collapse;fall from power]
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——《左传》
(5) 引申为死 [die]
与犬,犬斃;与小臣,小臣亦斃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及扑入手,已股落腹裂,斯须就毙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(6) 又如:毙命;毙伤
(7) [口]∶枪杀 [shoot]。如:毙敌三千;愤怒的人们要求毙了这个土皇帝
(8) 杀死 [kill]
贼连毙者三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以刀劈狼首,又数刀毙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汉语字典

[①][bì]
[《廣韻》毗祭切,去祭,並。]
“毙1”的繁体字。
(1)仆倒。
(2)失败。
(3)指挫败。
(4)死亡。
(5)击毙;打死。

音韵参考

[平水韵]:去声八霁
[国 语]:bì
[粤 语]:bai6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斃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591第10
【集韻】毗祭切。【爾雅·釋言】斃,踣也。【註】前覆。【禮·檀弓】射之,斃一人。【註】斃,仆也。【釋文】斃,亦作弊。

康熙字典第591页图片

  • 魏碑的毙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毙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毙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毙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毙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沈尹默的毙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毙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颜真卿的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张猛龙碑的毙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毙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即之的毙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毙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毙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敬世江的毙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王铎的毙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毙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毙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毙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敬世江的毙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徐伯清的毙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毙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毙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陈鸿寿的毙字隶书

    陈鸿寿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毙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今人的毙字篆书

    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