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qí  ㄑㄧˊ
◎ 岔道,偏离正道的小路:歧途(岔道,喻错误的道路,如“误入歧歧”)。
◎ 不相同,不一致:歧义。歧视。

英文翻译


branch   divergent   fork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qí 
〈形〉
(1) (同“跂”。形声。从止,支声。或作“岐”。本义:多余的脚趾)
(2) 同本义 [having extra toes]
跂,《说文》:“足多指也。”或作枝歧。——《集韵》
歧趾而胪情。——张衡《思玄赋》
(3) 叉开,事物错出 [forked;branching]
物两为歧。——《尔雅·释名》
歧舌国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南经》
光歧俨其偕列。——潘岳《笙赋》
无为在歧途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多歧路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行路难》
(4) 又如:歧歧(禽鸟举翅飞行的样子);歧旨(歧义);歧言(指离别之言);歧意(二心)
(5) 不同,不一致,有差别 [divergent;different]。如:歧杂(错杂;纷乱);歧趋(不同的趋向)
(6) 聪颖 [wise]。如:歧嶷(谓幼年聪慧);歧秀(聪慧出众)
词性变化
qí 
〈名〉
(1) 岔路 [branch road;forked road]
路旁一歧东上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(2) 亦指走入歧路
大道以多歧亡羊。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
(3) 又如:歧旁(旁出的岔路);歧道(歧路,岔路);歧阻(道路阻塞)
(4) 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他途径 [branch]。如:歧差(差误);歧误(差错,错误)

汉语字典

[①][qí]
[《廣韻》巨支切,平支,羣。]
(1)岔路。
(2)指走入歧途。
(3)指正式或正当途径以外的其它途径。
(4)同一物分而为两支,分叉。
(5)不同,不一致,有差别。
(6)聪颖。参见“歧嶷”、“歧秀”。
(7)见“歧歧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巨支切,上平5支,qí,止開三平支A群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[唐 音]:ghi?
[国 语]:qí
[粤 语]:kei4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下】【止字部】 歧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576第02
【廣韻】巨支切【集韻】翹移切,

康熙字典第576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歧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歧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歧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歧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歧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歧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歧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歧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颜真卿的歧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张猛龙碑的歧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歧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即之的歧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歧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歧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陆柬之的歧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蔡京的歧字行书

    蔡京

  • 归庄的歧字行书

    归庄

  • 清人的歧字行书

    清人

  • 唐寅的歧字行书

    唐寅

  • 徐渭的歧字行书

    徐渭

  • 王壮为的歧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歧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歧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毛爷爷的歧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蔡襄的歧字草书

    蔡襄

  • 归庄的歧字草书

    归庄

  • 归庄的歧字草书

    归庄

  • 解缙的歧字草书

    解缙

  • 陆居仁的歧字草书

    陆居仁

  • 徐伯清的歧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歧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歧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歧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歧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歧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歧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现代方去疾的歧字篆书

    现代方去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