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xí   ㄒㄧˊ
◎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:“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”。檄文。羽檄。檄移(文体名,“檄文”与“移文”的合称。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;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)。

英文翻译


a call to arms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xí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本义:檄文)
(2) 同本义 [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]
太祖得书,便命移檄。——《英烈传》
制府檄下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所有文檄,幕下儒生设意修词(“文檄”即檄文。古代用以征召、晓喻或声讨的文书)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奉檄守御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(3) 又如:传檄(传布檄文);羽檄(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)
(4) 泛指信函 [letter]
使君子年善?来檄可求。——王安石《寄丁中允》
词性变化
xí 
〈动〉
(1)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[announce]
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檄其人士,于政治宗教,皆欲有所更革,顾终不成。——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
(2) 又如:檄调(行檄调动);檄委(用檄文晓谕、托咐)

汉语字典

[①][xí]
[《廣韻》胡狄切,入錫,匣。]
(1)文体名。古官府用以征召、晓喻、声讨的文书。
(2)泛指信函。
(3)用檄文征召、晓喻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胡狄切,入23錫,xí,梗開四入青匣
[平水韵]:入声十二锡
[唐 音]:hek
[国 语]:xí
[粤 语]:hat6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檄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556第07
【唐韻】胡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
康熙字典第556页图片

  • 魏碑的檄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檄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檄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檄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檄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沈尹默的檄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檄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褚遂良的檄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周天球的檄字楷书

    周天球

  • 张猛龙碑的檄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檄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褚遂良的檄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张即之的檄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檄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檄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陆柬之的檄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明人的檄字行书

    明人

  • 孙觌的檄字行书

    孙觌

  • 姚浙的檄字行书

    姚浙

  • 王铎的檄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檄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檄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檄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檄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董其昌的檄字草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皇象的檄字草书

    皇象

  • 王觌的檄字草书

    王觌

  • 王珉的檄字草书

    王珉

  • 赵子昂的檄字草书

    赵子昂

  • 傅山的檄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檄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曹全碑的檄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曹全碑的檄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陈鸿寿的檄字隶书

    陈鸿寿

  • 顾蔼吉的檄字隶书

    顾蔼吉

  • 钱泳的檄字隶书

    钱泳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檄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檄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檄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说文的檄字篆书

    说文

  • 说文解字的檄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让之的檄字篆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说文解字的檄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