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jīn   ㄐㄧㄣˉ
◎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:二斤。斤斤(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,如“斤斤计较”)。
◎ 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:斧斤。

英文翻译


a unit   half a kilogramm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jīn 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:斧子一类的工具)
(2) 同本义 [axe]。一般用以砍木,与斧相似,比斧小而刃横
今,斫木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凡斫物者皆曰斧,斫木之斧,则谓之斤。”
于是乎丌釿锯制焉。以釿为之。——《庄子·在宥》
皆执利兵,无者执斤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
不夭斤斧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以斧斤考击而求之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(3) 又如:斤斧(斧头);斤墨(斧头与墨斗);斤凿(斧头与凿子)
(4)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[small hoe]
恶金以铸锄、夷、斤…——《国语》
词性变化
jīn 
〈动〉
(1) 砍削,砍杀 [cut]
不斤不斧。——皮日休《河桥赋》
横斤山木。——《南史·宋测传》
(2) 又如:斤削(砍削);斤迹(斧头削砍的痕迹);斤械(用斧砍削)。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。如:斤正(斤斧,斤削。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)
(3) 过分计较 [be too calculating]。如:斤斤较量(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)
jīn 
〈量〉
(1) 也作“觔”。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,均在600克左右;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,等于1.1023磅或500克 [catty]
十六两为一斤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》
四十斤金椎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千余斤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四五十斤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市肉二斤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(2) 又如:斤两(计算重量的单位);斤重(重量)
基本词义
jin
(1) ——如“千斤”( qiānjin):起重的工具
(2) 另见 jīn 

汉语字典

[①][jīn]
[《廣韻》舉欣切,平欣,見。]
(1)斧头。
(2)指兵器。
(3)砍斫;砍杀。
(4)谓对文字的删削修饰。参见“斤正”、“斤斧”。
(5)重量单位。旧制一斤分十六两,市制一斤分十两。合半公斤。
(6)用以加在以斤计量的物名后,作为该物的统称。
(7)一种似锄而小的农具。
[②][jīn]
[《廣韻》居焮切,去焮,見。]
见“斤2斤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舉欣切,上平21欣,jīn,臻開三平欣見
[平水韵]:上平十二文·去声十三问
[国 语]:jīn
[粤 语]:gan1
[闽南语]:kin1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下】【斤字部】 斤; 康熙笔画:4; 页码:页479第04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

康熙字典第479页图片

  • 虞世南的斤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斤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斤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斤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之谦的斤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水岛修三的斤字楷书

    水岛修三

  • 颜真卿的斤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柳公权的斤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赵孟頫的斤字楷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张猛龙碑的斤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魏碑的斤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智永的斤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斤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欧阳询的斤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褚遂良的斤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斤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斤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斤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张即之的斤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斤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管道升的斤字行书

    管道升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斤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黄庭坚的斤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黄庭坚的斤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敬世江的斤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米芾的斤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米芾的斤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苏轼的斤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斤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苏轼的斤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赵孟頫的斤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斤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王壮为的斤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黄庭坚的斤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王壮为的斤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斤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斤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毛爷爷的斤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草书韵办的斤字草书

    草书韵办

  • 敬世江的斤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徐伯清的斤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斤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赵子昂的斤字草书

    赵子昂

  • 衡方碑的斤字隶书

    衡方碑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阮元的斤字隶书

    阮元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居延简的斤字隶书

    居延简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斤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方去疾的斤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陶陵鼎的斤字篆书

    陶陵鼎

  • 陶陵鼎的斤字篆书

    陶陵鼎

  • 汉简的斤字篆书

    汉简

  • 汉鼎的斤字篆书

    汉鼎

  • 汉鼎的斤字篆书

    汉鼎

  • 汉鼎的斤字篆书

    汉鼎

  • 汉印的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斤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徐三庚的斤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杨沂孙的斤字篆书

    杨沂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