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chè   ㄔㄜˋ
◎ 拉,拽:掣肘。掣后腿。风驰电掣。
◎ 抽:掣签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chè 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手,制声。本义:牵引,拉)
(2) 同本义[pull]
掣,拽也。——《经典释文》
见舆曳,其牛掣。——《易·睽》
流火掣空飞。——袁宏道《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》
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(3) 又如:掣后腿;掣手;掣脱(决裂;弄僵);掣撰(掣曳,牵引之意)
(4) 牵制;控制 [control]。如:掣制(牵制);掣搦(拘牵,牵制)
(5) 抽;拔 [draw]
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。——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
(6) 又如:掣签(清代制度,候补的地方官吏抽签确定任职省分。具备一定条件的,可以自选省分,称“指分”);掣兵(抽调兵马);掣开(抽出);掣身(抽身)

汉语字典

[①][chè]
[《廣韻》昌列切,入薛,昌。]
[《廣韻》尺制切,去祭,昌。]
(1)牵曳;牵引。
(2)牵制;控制。
(3)疾行,疾飞。
(4)拔;抽。
(5)指抽签;抽查。
(6)抽搐。
(7)举;拿。
(8)见“掣掣”。
(9)通“觢”。兽角一低一仰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尺制切,去13祭,chì,蟹開三去祭A昌
[平水韵]:去声八霁·入声九屑
[唐 音]:chi?t
[国 语]:chè
[粤 语]:cit3zai3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掣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439第01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

康熙字典第439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掣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掣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张猛龙碑的掣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赵之谦的掣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掣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魏碑的掣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掣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智永的掣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掣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张即之的掣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掣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掣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黄庭坚的掣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敬世江的掣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刘墉的掣字行书

    刘墉

  • 米芾的掣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莫是龙的掣字行书

    莫是龙

  • 王壮为的掣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掣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掣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掣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毛泽东的掣字草书

    毛泽东

  • 康里子山的掣字草书

    康里子山

  • 韩道亨的掣字草书

    韩道亨

  • 敬世江的掣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赵子昂的掣字草书

    赵子昂

  • 傅山的掣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康里子山的掣字草书

    康里子山

  • 徐伯清的掣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掣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掣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顾蔼吉的掣字隶书

    顾蔼吉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掣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掣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掣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现代方去疾的掣字篆书

    现代方去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