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zhèn   ㄓㄣˋ
◎ 搬动,挥动:振动。振荡。振幅。振臂。振聋发聩(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)。
◎ 奋起,兴起:振奋。振作。振兴(xīng )。振振有辞。
◎ 古同“赈”,救济。
◎ 古同“震”,威震。

英文翻译


brace up   flap   shak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èn 

(1) (形声。从手,辰声。本义:赈济;救济)
(2) 同本义 [relieve]
振,举救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振,救也。——《小尔雅·广言》
三曰振穷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徒》
踣弊不振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君子以振民育德。——《易·蛊》。
(3) 又如:振恤(赈济);振贷(赈济);振业(救济之使有产业);振穷(救助困穷的人)
(4) 挽救;救治 [remedy; save; rescue]
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,则忘不可振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
(5) 又如:振理(救治);振除(救治)
(6) 抖动;摇动 [vibrate;shake]
振,动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一》
举若振槁。——《史记·礼书》
蛰虫始振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六月莎鸡振羽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果敢而振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必振衣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迁我如振落叶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振衣裳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宗毅公逸事》
(7) 。又如:振玉(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);振讯(抖动);振掉(动摇;震动);振董(振动);振落(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);振摆(抖动)
(8) 举起;挥动 [hold up; brandish]
振长策而御宇内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
然陵振臂一呼,创病皆起。——李陵《答苏武书》。
(9) 又如:振羽(鼓翅);振豪(竖起的细毛)
(10) 通“震”。震憾;震惊 [astound]
被抑枉而自诬,事无苦而振慑者,怯人也。——《抱朴子·行品》
如有地动,尊则振龙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(11) 又
振声激扬。
振之以威怒。——唐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。
(12) 又如:振主(臣下震动君主);振色(震怒变色);振怒(震怒);振恐(震惊;恐惧);振悚(震惊)
(13) 整治,整顿 [reorganize]
班师振旅。——《书·大禹谟》。
(14) 又如:振兵(整顿部队);振旅(整顿部队);振饬(整顿);振举(整顿恢复);振核(整顿考核);振容(整容);振饰(整理修饰)
(15) 振作;奋起 [stir oneself to action]
蹶而不复振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。
(16) 又如:振顿(振作);振举(振作;整顿);振矜(振作;自尊);振起(兴起;奋起)
(17) 消除 [abandon]
贤者死忠以振疑,百姓寓焉。——《管子》。
(18) 又如:振耻(除去耻辱);振蛊(清除积弊)
(19) 发出;生长 [sprout; grow]
木体实而花萼振。——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词性变化
zhèn 

汉语字典

[①][zhèn]
[《廣韻》章刃切,去震,章。]
(1)救济;赈济。
(2)挽救;救援。
(3)发放;开放。
(4)奋起;振作。
(5)扬起;显扬。
(6)引申为助长。
(7)抖动;拂拭。
(8)挥动;摇动。
(9)整顿;整理。
(10)收取;约束。
(11)止;终止。
(12)极;远。参见“振古”。
(13)击;敲打。参见“振槁”。
(14)称,适合。参见“振職”。
(15)通“震”。震惊;震动。
(16)通“侲”。幼童。参见“振女”、“振子”。
(17)通“祗”。参见“振敬”。
(18)姓。
[②][zhēn]
[《廣韻》側鄰切,平真,章。]
见“振2振”。
[③][zhěn]
[《集韻》止忍切,上軫,章。]
通“袗1”。
单衣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文部照三母,tji?n
[广 韵]:側鄰切,上平17眞,zhēn,臻開三平眞A章
[平水韵]:上平十一真·下平八庚·去声十二震
[唐 音]:*ji?n
[国 语]:zhèn,zhēn,zhěn
[粤 语]:zan3
[闽南语]:chin2,tin2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振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431第28
【唐韻】章刃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之刃切,

康熙字典第431页图片

  • 柳公权的振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振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振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魏碑的振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魏碑的振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赵之谦的振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振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褚遂良的振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振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爨龙颜碑的振字楷书

    爨龙颜碑

  • 颜真卿的振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元珍墓志的振字楷书

    元珍墓志

  • 赵孟頫的振字楷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振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张猛龙碑的振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振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欧阳询的振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王壮为的振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张即之的振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振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陆柬之的振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欧阳询的振字行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陈基的振字行书

    陈基

  • 黄庭坚的振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近卫家熙的振字行书

    近卫家熙

  • 敬世江的振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康里子山的振字行书

    康里子山

  • 陆柬之的振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米芾的振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米芾的振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苏轼的振字行书

    苏轼

  • 王庭筠的振字行书

    王庭筠

  • 王羲之的振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颜真卿的振字行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振字行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袁桷的振字行书

    袁桷

  • 赵构的振字行书

    赵构

  • 智永的振字行书

    智永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振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黄庭坚的振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黄庭坚的振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郑板桥的振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振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振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毛爷爷的振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智永的振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怀素的振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怀素的振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揭傒斯的振字草书

    揭傒斯

  • 敬世江的振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王升的振字草书

    王升

  • 文彭的振字草书

    文彭

  • 鲜于枢的振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邢慈静的振字草书

    邢慈静

  • 徐伯清的振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赵佶的振字草书

    赵佶

  • 徐伯清的振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赵子昂的振字草书

    赵子昂

  • 智永的振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傅山的振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智永的振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傅山的振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曹全碑的振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衡方碑的振字隶书

    衡方碑

  • 曹全碑的振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郭季珣的振字隶书

    郭季珣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振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上尊号碑的振字隶书

    上尊号碑

  • 赵魏的振字隶书

    赵魏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伊秉绶的振字隶书

    伊秉绶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振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振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隶书-金农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振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邓石如的振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汉印的振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振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振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王褆的振字篆书

    王褆

  • 吴大澂的振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吴让之的振字篆书

    吴让之

  • 赵叔孺的振字篆书

    赵叔孺

  • 吴让之的振字篆书

    吴让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