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wàng   ㄨㄤˋ
◎ 不记得,遗漏:忘记。忘却。忘怀。忘我。忘情。忘乎所以。

反义词

英文翻译


forget   neglect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wàng 
〈动〉
(1) 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亡,亡亦声。本义:忘记,不记得)
(2) 同本义 [forget]
忘,不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德音不忘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
中年病忘。——《列子·周穆王》。释文:“不记事也。”
忘路之远近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宠辱偕忘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忘身于外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(3) 又如:忘魂(忘怀);忘昏(忘怀);忘反(流连忘归);忘年(忘记年岁);忘味(忘记美食的滋味);忘食(忘了吃饭);忘却(不记得);忘生舍死(忘却性命,不怕牺牲);忘先(忘记祖先)
(4) 玩忽,怠忽 [negllect;trifle with;idle]
夙夜不敢忘怠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潮州祭神文》
(5) 通“亡”。逃亡;遗失;灭亡 [flee;lost;perish]
乐隤心其如忘。——《文选·陆机·叹逝赋》
敷前人受命,兹不忘大功。——《书·大诰》
佩玉将将,寿考不忘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不愆不忘,率由旧章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
今日不为,明日忘贷。——《管子·乘马》
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。——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
(6) 舍弃 [give up]。如:忘私(不关心自己的得失,无私心);忘身(奋不顾身;置生死于度外);忘命(不怕死;竭尽全力);忘倦(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);忘劳(不感觉劳累;不知疲倦);忘想(不关心,不去想)
(7) 无,没有 [not have]。如:忘翼(谓不飞去);忘机瓮(比喻没有机心)

汉语字典

[①][wàng]
[《廣韻》巫放切,去漾,微。]
(1)忘记;不记得。
(2)指健忘症。
(3)遗弃;不顾念。
(4)玩忽,怠忽。
(5)无。
(6)通“妄”。
[②][wáng]
[《集韻》武方切,平陽,微。]
通“亡1”。
(1)丧失,失去。
(2)终止;断绝。
[③][wú]
见“忘3其”。

音韵参考

[上古音]:阳部明母,miuang
[广 韵]:巫放切,去41漾,wàng,宕合三去陽明
[平水韵]:下平七阳·去声二十三漾
[唐 音]:*miɑng,miɑ?ng
[国 语]:wàng,wáng
[粤 语]:mong4
[闽南语]:bong5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 忘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376第24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武方切【正韻】無方切,

康熙字典第376页图片

  • 虞世南的忘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忘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忘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忘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褚遂良的忘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褚遂良的忘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爨宝子碑的忘字楷书

    爨宝子碑

  • 欧阳询的忘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苏孝慈墓志的忘字楷书

    苏孝慈墓志

  • 岩谷一六的忘字楷书

    岩谷一六

  • 颜真卿的忘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柳公权的忘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魏碑的忘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忘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张猛龙碑的忘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智永的忘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欧阳询的忘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颜家庙碑的忘字楷书

    颜家庙碑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张即之的忘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忘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欧阳询的忘字行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道潜的忘字行书

    道潜

  • 董其昌的忘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敬世江的忘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李邕的忘字行书

    李邕

  • 米芾的忘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欧阳询的忘字行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清人的忘字行书

    清人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忘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羲之的忘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吴琚的忘字行书

    吴琚

  • 曾布的忘字行书

    曾布

  • 张雨的忘字行书

    张雨

  • 赵孟頫的忘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郑板桥的忘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忘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毛爷爷的忘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智永的忘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蔡襄的忘字草书

    蔡襄

  • 归庄的忘字草书

    归庄

  • 归庄的忘字草书

    归庄

  • 贺知章的忘字草书

    贺知章

  • 怀素的忘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皇象的忘字草书

    皇象

  • 敬世江的忘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李世民的忘字草书

    李世民

  • 宋克的忘字草书

    宋克

  • 孙过庭的忘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孙过庭的忘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孙过庭的忘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索靖的忘字草书

    索靖

  • 王导的忘字草书

    王导

  • 王羲之的忘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王羲之的忘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王羲之的忘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文征明的忘字草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鲜于枢的忘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邢慈静的忘字草书

    邢慈静

  • 徐伯清的忘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徐伯清的忘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薛绍彭的忘字草书

    薛绍彭

  • 羊欣的忘字草书

    羊欣

  • 张瑞图的忘字草书

    张瑞图

  • 赵构的忘字草书

    赵构

  • 赵佶的忘字草书

    赵佶

  • 智永的忘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忘字草书

    智永

  • 傅山的忘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忘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忘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忘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忘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曹全碑的忘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忘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武威简的忘字隶书

    武威简

  • 银雀山简的忘字隶书

    银雀山简

  • 袁博碑的忘字隶书

    袁博碑

  • 朱文震的忘字隶书

    朱文震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忘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金农的忘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忘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碧落碑的忘字篆书

    碧落碑

  • 蔡侯钟的忘字篆书

    蔡侯钟

  • 陈侯鼎的忘字篆书

    陈侯鼎

  • 邓石如的忘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古人的忘字篆书

    古人

  • 古人的忘字篆书

    古人

  • 汉.瓦当文的忘字篆书

    汉.瓦当文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忘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胡澍的忘字篆书

    胡澍

  • 黄士陵的忘字篆书

    黄士陵

  • 祁文藻的忘字篆书

    祁文藻

  • 商钟的忘字篆书

    商钟

  • 王海的忘字篆书

    王海

  • 王褆的忘字篆书

    王褆

  • 吴大澄的忘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徐三庚的忘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徐三庚的忘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中山王鼎的忘字篆书

    中山王鼎

  • 邓石如的忘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胡澍的忘字篆书

    胡澍

  • 吴大澄的忘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徐三庚的忘字篆书

    徐三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