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shà   ㄕㄚˋ
◎ 嗓音嘶哑。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shà 
〈形〉
(1) 声音嘶哑的 [hoarse]
终日嚎而嗌不嗄。——《老子》
(2) 又如:嗄哑,嗄嘶(嗓音嘶哑)
词性变化
shà 
〈叹〉
(1) 什么 [what]——表示否定
我要丢个干干净,看你嗄法把我治。——清· 蒲松龄《聊斋俚曲集》
(2) 旧时仆役对主人、下级对上级的应诺声 [yes]
“带进来”。两边军士应一声“嗄”,即将牛皋推至面前。——《说岳全传》
(3) 另见 á 
基本词义
á 
〈叹〉
(1) 同“啊”( á )。表示省悟或惊奇 [ah]
嗄!难道这里是没有地方官的么?——宋·佚名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
(2) 另见 shà 

汉语字典

[①][shà]
[《廣韻》所嫁切,去禡,生。]
[《廣韻》於犗切,去夬,影。]
(1)声音嘶哑。
(2)代词。犹什么。表示否定。
(3)旧时仆役对主人、下级对上级的应诺声。
[②][á]
(1)叹词。表示反诘或惊讶。
(2)叹词。表示省悟。
[③][a˙]
(1)助词。表示强调、肯定或辩解。
(2)助词。方言。表示疑问或反诘。
[④][xià]
(1)见“嗄4飯”。
(2)见“嗄4程”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於犗切,去17夬,yè,蟹開二去夬影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二禡
[国 语]:á,shà
[粤 语]:aa2saa3
[闽南语]:sa3,sau1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嗄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201第34
〔古文〕

康熙字典第201页图片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嗄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嗄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魏碑的嗄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柳公权的嗄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虞世南的嗄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嗄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赵之谦的嗄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智永的嗄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张猛龙碑的嗄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张即之的嗄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张即之的嗄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嗄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嗄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嗄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邢侗的嗄字行书

    邢侗

  • 王壮为的嗄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铎的嗄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郑板桥的嗄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毛爷爷的嗄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傅山的嗄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嗄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曹全碑的嗄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隶书-金农的嗄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嗄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嗄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嗄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