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bāo   ㄅㄠˉ
◎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剥皮。剥花生。

英文翻译


shell   peel   shin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bāo 
〈动〉
(1) [口]∶去掉物的外皮或壳(多用于口语) [shell;skin;peel;peel off]
或剥或烹。——《诗·楚茨》
(2) 又如:剥花生;剥碗豆;剥牛皮;剥葱皮
(3) 另见 bō 

汉语字典

[①][bō]
[《廣韻》北角切,入覺,幫。]
“剝1”的新字形。
(1)裂;撕裂。
(2)削。
(3)去掉外皮。
(4)引申为扒去外层物。
(5)脱落;侵蚀。
(6)盘剥;掠夺。
(7)罢免,革除。
(8)伤害。
(9)谓生硬套用别人作品的形式。
(10)《易》卦名。全卦六爻,仅一条阳爻在上,而五条阴爻在下,阴气盛,阳气衰,象征小人得势,君子不利。后谓时运不利为剥。
(11)衰微;减少。
(12)裸露。
(13)象声词。参见“剥剥”、“剥啄”。
(14)通“駁”。评断,驳斥。
(15)通“駁”。用船分载转运货物。
[②][pū]
[《集韻》普木切,入屋,滂。]
“剝2”的新字形。通“扑1”。
击,打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北角切,入4覺,bo,江開二入江幫
[平水韵]:入声三觉
[国 语]:bō,bāo,pū
[粤 语]:bok1mok1
[闽南语]:pak4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剝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141第41
〔古文〕

康熙字典第141页图片

  • 王献之的剥字楷书

    王献之

  • 郗鉴的剥字楷书

    郗鉴

  • 颜真卿的剥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剥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褚遂良的剥字行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近人的剥字行书

    近人

  • 敬世江的剥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明人的剥字行书

    明人

  • 明人的剥字行书

    明人

  • 王羲之的剥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王献之的剥字行书

    王献之

  • 王廞的剥字行书

    王廞

  • 俞和的剥字行书

    俞和

  • 恽寿平的剥字行书

    恽寿平

  • 赵孟頫的剥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毛爷爷的剥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敬世江的剥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王铎的剥字草书

    王铎

  • 鲜于枢的剥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徐伯清的剥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邓石如的剥字隶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剥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剥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吴大澄的剥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说文解字的剥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