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dài   ㄉㄞˋ
◎ 替:代替。代办。代销。代序。代表。
◎ 历史上划分的时期:时代。世代。古代。近代。现代。当(dāng )代。年代。
◎ 世系的辈分:下一代。
◎ 姓。

英文翻译


era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dài 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人,弋( yì)声。本义:更迭,代替)
(2) 同本义 [be in place of;take the place of]
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——《说文》
县壶以代哭者。——《周礼·挈壶氏》
与君代兴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使子父代处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岁代处,故曰代田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易也。”
韩地代相干也。——《汉书·地理志》
四时迭代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转相攻伐,代为雌雄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日月迭炤,四时代御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孝成王使 括( 赵括)代 廉颇为将。—— 汉· 刘向《列女传》
逆夷更觉胆落心寒,亟请广州府余暨 南、 番二县代求解免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
(3) 又如:代比(代人接受惩罚);代茶(以茶代物,自谦微薄);代馆(代理教书);代运(代替运行);代力(代为劳作)
(4) [为挣钱] 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[take in sth. to do]。如:代洗衣服;代饭(搭伙吃饭)
(5) 托转达 [思想、感情等] [give one's regards to]。如: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
词性变化
dài 
〈名〉
(1) 父子相继为“代”、“世代” [generation]
代,世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窦何传》注
五代,谓唐虞夏殷周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注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——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
汉家 李将军,三代将门子。—— 王维《李陵咏》
(2) (这个意义唐以前写作“世”,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,将“世”写成“代”,后人一直沿用)
(3) 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或年代 [date]
未知始自何年,更不知止于何代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(4) 又如:古代的雕刻
(5) 时代,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期 [age]。如:当代
(6) 朝代 [dynasty]
老人邻有西塾,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(7) 又如:唐代
(8) 特指五个主要地质分代 [era]。如:古生代
(9) [语法]∶代词的省称 [pronoun]
(10) 中医脉象之一,指脉搏跳动时出现较长的停歇现象 [intermittent pulse]

汉语字典

[①][dài]
[《廣韻》徒耐切,去代,定。]
(1)代替。
(2)取代。
(3)更迭;交替。
(4)继承;承袭。
(5)指卸去职务,由新官接任。
(6)指继任者。
(7)谓隐息。
(8)朝代。
(9)谓每个朝代。
(10)时代;时世。
(11)以表示历史的分期。
(12)父子相继为一代。
(13)世间;世上。
(14)世代。
(15)地质学名词。地质年代划分的二级单位。整个地质年代划分为五个代。依次为太古代、元古代、古生代、中生代、新生代。
(16)中医学关于脉象的名词。
(17)古国名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建于战国以前。公元前475年为赵襄子所灭。襄子以封其侄赵周,称代成君。公元前228年,秦破赵,赵公子嘉出奔代,自立为代王。后六年为秦所灭。
(18)古国名。汉初同姓九国之一。公元前201年汉高祖置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离石、灵石、昔阳及河北蔚县、阳原、怀安等地。公元前180年,汉文帝刘恒以代王入为皇帝。公元前114年,代国废。
(19)古国名。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国家。公元315年,晋愍帝封拓跋猗卢为代王,建立代国,有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部地。338年,拓跋什翼犍即位,始称年号为建国。376年,为前秦苻坚所灭。共传六主,凡六十一年。淝水之战后,前秦瓦解。386年,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乘机复国,改国号为魏,史称北魏。
(20)姓。宋代有代淵。见《宋史·隐逸传中·代渊》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徒耐切,去19代,dài,蟹開一去咍定
[平水韵]:去声十一队
[唐 音]:*dh?i?,dh?i?
[国 语]:dài
[粤 语]:doi6
[闽南语]:tai7,te7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代; 康熙笔画:5; 页码:页93第11
【唐韻】徒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待戴切【正韻】度耐切,

康熙字典第93页图片

  • 张猛龙碑的代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虞世南的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代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赵之谦的代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沈尹默的代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崔敬邕墓志的代字楷书

    崔敬邕墓志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魏灵藏造像的代字楷书

    魏灵藏造像

  • 颜真卿的代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颜真卿的代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虞世南的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虞世南的代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柳公权的代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柳公权的代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魏碑的代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代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代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智永的代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代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代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智永的代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沈尹默小字的代字楷书

    沈尹默小字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褚遂良的代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颜家庙碑的代字楷书

    颜家庙碑

  • 张即之的代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代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米芾的代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代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陆柬之的代字行书

    陆柬之

  • 董其昌的代字行书

    董其昌

  • 褚遂良的代字行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怀素的代字行书

    怀素

  • 黄庭坚的代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敬世江的代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陆应阳的代字行书

    陆应阳

  • 米芾的代字行书

    米芾

  • 欧阳询的代字行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唐人的代字行书

    唐人

  • 王羲之的代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文征明的代字行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智果的代字行书

    智果

  • 王壮为的代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代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代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郑板桥的代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代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代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毛爷爷的代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韩道亨的代字草书

    韩道亨

  • 敬世江的代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怀素的代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怀素的代字草书

    怀素

  • 李世民的代字草书

    李世民

  • 孙过庭的代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孙过庭的代字草书

    孙过庭

  • 王羲之的代字草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鲜于枢的代字草书

    鲜于枢

  • 徐伯清的代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代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代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唐玄宗的代字隶书

    唐玄宗

  • 邓石如的代字隶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邓石如的代字隶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代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简牍的代字隶书

    简牍

  • 华山神庙碑的代字隶书

    华山神庙碑

  • 礼器碑的代字隶书

    礼器碑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代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代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俞樾的代字隶书

    俞樾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代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邓石如的代字篆书

    邓石如

  • 方去疾的代字篆书

    方去疾

  • 莫友芝的代字篆书

    莫友芝

  • 石鼓文的代字篆书

    石鼓文

  • 王褆的代字篆书

    王褆

  • 吴昌硕的代字篆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吴大澄的代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徐三庚的代字篆书

    徐三庚

  • 赵之谦的代字篆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赵之谦的代字篆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吴大澄的代字篆书

    吴大澄

  • 石鼓文的代字篆书

    石鼓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