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

yǐ  ㄧˇ
◎ 天干的第二位,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。
◎ 指代一方:甲方乙方。乙型脑炎。
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7”。
◎ 姓。

英文翻译


second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yǐ 
〈形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本义: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)
(2) 同本义 [winding]
乙,草木冤曲而出也。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乙者,物蕃屈有节欲出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思乙乙其若抽。——陆机《文赋》。注:“抽也。”
其於十母为甲乙。甲者,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;乙者,言万物生轧轧也。——《史记·律书》
(3) 又如:乙乙(难出之貌)
(4) 第二,次一等 [second]。如:乙部(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)
词性变化
yǐ 
〈名〉
(1) 天干的第二位,与地支相配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 [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]
其日甲乙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甲乙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》注
帝乙归妹。——《易·泰》
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
(2) 某人 [one]
甲乙同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甲先得举。
(3) 又如:某甲某乙
(4) 鱼腮骨 [gill bone]
狼去肠…鱼去乙。郑玄注:“乙,鱼体中害人者名也。今 东海容鱼有骨,名乙,在目旁,状如篆乙,食之鲠不可出。”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(5) 虎两肋和尾端有骨,形如乙字,叫虎威 [tail bone of tiger]
得如虎挟乙,失若龟藏六。——宋· 苏轼《寄微轩》
yǐ 
〈动〉
碾压;压抑 [roll]
西太守,乙卯金。——《后汉书》。李贤注:“乙,轧也。 述 言西方太守能轧绝卯金也。”

汉语字典

[①][yǐ]
[《廣韻》於筆切,入質,影。]
(1)物屈曲生长貌。
(2)碾压;压抑。
(3)鱼腮骨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狼去腸……魚去乙。”郑玄注:“乙,魚體中害人者名也。今東海容魚有骨,名乙,在目旁,狀如篆乙,食之鯁不可出。”一说鱼肠。
(4)虎两胁和尾端有骨,形如乙字,叫虎威。
(5)天干的第二位。
(6)第二;次一等。
(7)用以代称並列的第二人。
(8)旧时在书上画“乙”字形符号,打钩。表示阅读中止处。
(9)旧时在书上画“乙”字形符号,打钩。标志着重处。
(10)旧时在书上画“乙”字形符号,打钩。标志章节段落处。
(11)旧时在书上画“乙”字形符号,打钩。用以计数。
(12)校勘术语。表示勾转倒误。
(13)校勘术语。表示删削。
(14)校勘术语。指增补。
(15)校勘术语。后泛指校勘。
(16)我国古代乐谱用来记写七音的七种记音符号之一。历代各地所用记音之字互有出入,常见者依次为“上、尺、工、凡、六、五、乙”七个字。
(17)燕子。
(18)姓。北魏有乙瓌。见《魏书·乙瓌传》。

音韵参考

[广 韵]:於筆切,入5質,yi,臻開三入眞B影
[平水韵]:入声四质
[唐 音]:qyit
[国 语]:yǐ
[粤 语]:jyut3jyut6

康熙字典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上】【乙字部】 乙; 康熙笔画:1; 页码:页83第15
【唐韻】於筆切【集韻】億姞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益悉切,

康熙字典第83页图片

  • 张猛龙碑的乙字楷书

    张猛龙碑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多宝塔体

  • 赵之谦的乙字楷书

    赵之谦

  • 虞世南的乙字楷书

    虞世南

  • 沈尹默的乙字楷书

    沈尹默

  • 柳公权的乙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柳公权的乙字楷书

    柳公权

  • 石经周易的乙字楷书

    石经周易

  • 王知敬的乙字楷书

    王知敬

  • 颜真卿的乙字楷书

    颜真卿

  •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乙字楷书

    赵孟頫三门记体

  • 魏碑的乙字楷书

    魏碑

  • 褚遂良的乙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智永的乙字楷书

    智永

  • 欧阳询的乙字楷书

    欧阳询

  • 褚遂良的乙字楷书

    褚遂良

  • 张即之的乙字行书

    张即之

  • 行书-米芾的乙字行书

    行书-米芾

  • 行书-集字圣教序的乙字行书

    行书-集字圣教序

  • 丰坊的乙字行书

    丰坊

  • 黄庭坚的乙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敬世江的乙字行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沈周的乙字行书

    沈周

  • 沈周的乙字行书

    沈周

  • 王铎的乙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羲之的乙字行书

    王羲之

  • 文征明的乙字行书

    文征明

  • 赵孟頫的乙字行书

    赵孟頫

  • 黄庭坚的乙字行书

    黄庭坚

  • 郑板桥的乙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郑板桥的乙字行书

    郑板桥

  • 王铎的乙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乙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铎的乙字行书

    王铎

  • 王壮为的乙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王壮为的乙字行书

    王壮为

  • 毛爷爷的乙字草书

    毛爷爷

  • 韩道亨的乙字草书

    韩道亨

  • 黄慎的乙字草书

    黄慎

  • 敬世江的乙字草书

    敬世江

  • 王慈的乙字草书

    王慈

  • 徐伯清的乙字草书

    徐伯清

  • 傅山的乙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傅山的乙字草书

    傅山

  • 隶书-伊秉绶的乙字隶书

    隶书-伊秉绶

  • 曹全碑的乙字隶书

    曹全碑

  • 桂馥的乙字隶书

    桂馥

  • 郭有道碑的乙字隶书

    郭有道碑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乙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马王堆帛书的乙字隶书

    马王堆帛书

  • 桐柏庙碑的乙字隶书

    桐柏庙碑

  • 吴昌硕的乙字隶书

    吴昌硕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乙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金农的乙字隶书

    隶书-金农

  • 隶书-邓石如的乙字隶书

    隶书-邓石如

  • 隶书-何绍基的乙字隶书

    隶书-何绍基

  • 父乙鼎的乙字篆书

    父乙鼎

  • 父乙彝的乙字篆书

    父乙彝

  • 古人的乙字篆书

    古人

  • 古人的乙字篆书

    古人

  • 汉印的乙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乙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乙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汉印的乙字篆书

    汉印

  • 三体石经的乙字篆书

    三体石经

  • 侯马盟书的乙字篆书

    侯马盟书

  • 散氏盘的乙字篆书

    散氏盘

  • 散氏盘的乙字篆书

    散氏盘

  • 散氏盘的乙字篆书

    散氏盘

  • 吴大澂的乙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说文解字的乙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吴大澂的乙字篆书

    吴大澂

  • 王褆的乙字篆书

    王褆

  • 杨沂孙的乙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说文解字的乙字篆书

    说文解字

  • 杨沂孙的乙字篆书

    杨沂孙

  • 吴大澂的乙字篆书

    吴大澂